若看不到電子報內容請點此連結
如您不希望收到本電子報,敬請點選【取消訂閱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電子週報 2021 年 11月 12日

  還記得上週在本局FB的ICP(內部出口管控制度)懶人包抽獎活動嗎?中獎名單已經公布了,快去看看你有沒有中獎吧!恭喜得獎者,沒抽中的朋友也別氣餒,小編偷偷預告~接下來還會有其他精采活動唷^^


 
   

馬來西亞金屬廢料進口臨時指南將繼續執行至2021年底


       馬國發布消息,廢鐵、廢銅和廢鋁金屬廢料進口和檢驗過渡期臨時指南,將繼續執行至2021年12月31日。
  馬國將在延長期間修訂新指南,簡化檢查和清關流程等,除符合國際規範,並促進黑色和有色金屬廢料的真正進口。

 

 

更多資訊點此...  

 
 
   

WTO副秘書長Angela Ellard強調貿易在氣候變遷中的角色
       E副秘書長於10月26日參出席「全球氣候行動領袖」會議致詞提到: 
  開放貿易與降低貿易壁壘能促進環境商品與服務的流通,並協助低碳經濟與適應技術的部署。
  全球在貿易與氣候行動上最佳的解方,是制定與「巴黎協定」一致的全球碳定價,需要WTO與世界銀行等其他國際組織一同努力,制定不歧視且顧及發展中國家需求的機制。
  WTO建立數項透明化機制,例如通知規定與定期性貿易政策檢討,讓會員瞭解各國如何以貿易措施因應氣候變遷。其貿易援助倡議可幫助發展中國家投資綠色相關的基礎建設。倘政策方向正確,貿易可成為淨零碳排的主要動力,呼籲應把握各國參與COP26與MC12的機會,讓貿易成為氣候行動的一大助力。

更多資訊點此... 

  
 
 

會展補助 重磅登場‼把握機會別錯過~NEW!

111年度補助「推動國際會議及展覽在臺辦理」計畫
申請即日起至12/3(五)止
僅提供線上申請!
申請網址

實體及線上說明會同步開放報名
11/15(一)下午2時,準時開講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101B會議室
活動報名網址
線上直播網址

 

 
 
 

全球電商爆炸性成長的關鍵密碼~ HOT!

「疫後全球電商發展趨勢論壇」
11月18日,下午2點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101會議室
邀請到全球知名電商巨擘分享
✅亞馬遜
✅PChomeSEA
✅Newegg
✅Ozon Holdings PLC
參加活動可獲得最新市調報告叢書一本喔!

更多消息點此...

 
 

111年上半年「公司或商號海外參展」補助計畫開始~ HOT!

即日起至11月26日(五)止,線上申請!

線上申請系統
1分鐘影片帶你快速掌握補助資訊

 
 
 

補助公協會「參加國際展覽」開跑囉~HOT!

想參加111年國際展覽的公協會,照過來
即日起至11月26日(五)止
貿易局的參展補助方案全面啟動!
本次補助只接受線上申請! 

線上申請系統

 
 

貿易管理說明會:中南部實體課程開跑了HOT!

協助業者掌握貿易管理規範及海關通關作業程序
臺南場:110年11月22日(一)
成功大學成大會館3F會議室
嘉義場:110年12月2日(四)
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台中場:110年12月9日(四)
台中世貿中心301會議室

 

 
 
 

智慧機械大補帖!HOT!

「鏈結海外公協會方案」
延長時間、項目加碼開放
即日起至12/10 線上申請
舉辦線上論壇報名費,政府來幫忙!
報名網址

 
 

機械業者需要補充國外資訊能量嗎?HOT!

現在政府有提供國外線上論壇報名費的協助喔! 快來一起充電吧!
 即日起至12/10前線上申請
✅行銷、管理、技術論壇都可以!
✅萬元分攤金、充電不求人!

 

更多消息點此...

 
 
 

「立陶宛專區」在台灣經貿網熱騰騰上線啦!HOT!

立陶宛專區經貿新訊、專屬商機、商情不漏接
4大類資訊不藏私報你知:
✅立陶宛介紹
✅立陶宛商情商機
✅立陶宛廠商名錄
✅未來活動

更多消息點此...

 
   

 

 

TIFA、臺美BTA與臺灣產業發展

  臺美TIFA復談顯示了強化臺美經貿關係已成為拜登政府全球經貿結盟戰略的一環,其重要意義在於臺美兩國已將TIFA升級成為雙邊貿易協定 (BTA) 的預備談判平臺。

  臺美BTA對於臺灣的產業發展,也會有深刻的影響。臺灣產業的嚴重問題之一,在於製造業下游產業幾已全數外移,留下的中上游的中間產品主要以接單代工生產模式為主,強調產品的標準化,缺乏最終產品的價值分配權,加上無法接觸最終產品市場,難以掌握行銷通路與消費者習性,因而無法也無心發展容易經營品牌的最終產品,終致以出口價格衡量的貿易條件逐年惡化,利潤率難以提高。這其實也是導致低薪經濟困境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國雖是全球最大消費國,卻不是臺灣最大的出口國;日本、歐洲市場也大,臺灣對日、歐的出口比重也遠小於日、歐占全球消費市場的比重。臺灣最大的出口國是中國,40% 的出口則遠大於其占全球消費市場的比重,而且臺灣對中出口中,超過四分之三是中間產品。無論從臺灣的出口結構、產業結構或獲利能力來看,都不是一個很匹配全球比例的健康狀態,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這兩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高關稅政策引發了臺商回臺投資潮,不但成為臺灣亮眼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臺灣對美出口比例也快速提升,一旦臺美BTA開始對臺輸美產品降稅,則不僅臺灣會有更強的吸引投資動能,也有機會使產業結構往下發展,開始投資生產最終消費財以迎合美國市場需求,矯正臺灣產業過度集中於中上游產業的病徵。對產業而言,這也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此外,臺灣的資通訊產業雖強,但多已享有WTO資訊科技協定 (ITA) 的免關稅待遇,因此臺灣受惠於臺美BTA最大的產業,必是臺灣的非電子產業。多年來,臺灣的非電子製造業對臺美BTA洽簽的殷切期待可為明證。過去臺灣製造業過度集中於電子製造業常被認為是產業發展的另一病徵,但非電子製造業卻越來越遭逢國際競爭加劇及RCEP經濟整合的強力衝擊,困境難解。臺美BTA也正好為臺灣電子與非電子製造業的均衡多元發展提供了助力,值得產業努力。
 

   
 

感謝您訂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電子報,如有任何其他建議,歡迎留言給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