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看不到電子報內容請點此連結
如您不希望收到本電子報,敬請點選【取消訂閱】
![]() |
||||
![]() |
![]() |
![]() |
![]() |
|
![]() |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電子週報 2021 年 11月 19日 有發現我們又更換新的封面Banner了嗎!本局積極推動新南向活動,期望與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創造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更多新南向資訊也歡迎到新南向政策專網查詢唷! |
|||
![]() |
![]() |
![]() |
![]() |
![]() |
![]() |
緬甸商務部公告新增3,070項貨品稅則號列須申請進口許可證
|
![]() |
||
![]() |
WTO公布的貨品貿易指標顯示:全球貿易成長趨緩 根據WTO於本(2021)年11月15日發布的貨品貿易指標,全球貿易在從COVID-19疫情衝擊中急遽反彈後,目前成長已趨緩,再加上關鍵貨品的生產與供應鏈中斷,造成進口需求冷卻。 |
![]() |
||
![]() |
![]() |
![]() |
紡織業不可錯過的年度盛事~NEW! 110年度紡織品整合行銷與商機開發計畫成果發表會 |
![]() |
![]() |
![]() |
![]() |
![]() |
「展覽國際大師營菁英論壇」來啦~ NEW! 論壇主題:全球展覽產業之轉型與韌性 |
![]() |
![]() |
![]() |
![]() |
![]() |
「第3屆臺瑞(士)經濟合作會議」~ NEW! 促進臺瑞雙方產業交流與合作 |
![]() |
![]() |
![]() |
![]() |
![]() |
「碳邊境調整機制草案(CBAM)」對臺灣之意涵與因應 網路研討會~NEW! 「碳邊境調整機制」草案預計於2026年1月正式實施,部分進口產品須繳交碳邊境稅,影響多項產業。為協助大眾了解此機制對我國的意涵與因應,以及業者在政策下的機會與挑戰,特辦此活動,歡迎踴躍報名。 |
![]() |
![]() |
![]() |
![]() |
![]() |
貿易局3大補助業務開跑了~HOT! 111年度3大補助業務: 2.公司或商號海參展第1次補助 3.推動國際會議及展覽在臺辦理
|
![]() |
![]() |
![]() |
![]() |
![]() |
貿易管理說明會:中南部實體課程開跑了HOT! 協助業者掌握貿易管理規範及海關通關作業程序 |
![]() |
![]() |
![]() |
![]() |
![]() |
智慧機械大補帖!HOT! 「鏈結海外公協會方案」 |
![]() |
![]() |
![]() |
![]() |
![]() |
「立陶宛專區」在台灣經貿網熱騰騰上線啦!HOT! 立陶宛專區經貿新訊、專屬商機、商情不漏接 |
![]() |
![]() |
![]() |
||||
TIFA、臺美BTA與臺灣產業發展 臺美TIFA復談顯示了強化臺美經貿關係已成為拜登政府全球經貿結盟戰略的一環,其重要意義在於臺美兩國已將TIFA升級成為雙邊貿易協定 (BTA) 的預備談判平臺。 臺美BTA對於臺灣的產業發展,也會有深刻的影響。臺灣產業的嚴重問題之一,在於製造業下游產業幾已全數外移,留下的中上游的中間產品主要以接單代工生產模式為主,強調產品的標準化,缺乏最終產品的價值分配權,加上無法接觸最終產品市場,難以掌握行銷通路與消費者習性,因而無法也無心發展容易經營品牌的最終產品,終致以出口價格衡量的貿易條件逐年惡化,利潤率難以提高。這其實也是導致低薪經濟困境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國雖是全球最大消費國,卻不是臺灣最大的出口國;日本、歐洲市場也大,臺灣對日、歐的出口比重也遠小於日、歐占全球消費市場的比重。臺灣最大的出口國是中國,40% 的出口則遠大於其占全球消費市場的比重,而且臺灣對中出口中,超過四分之三是中間產品。無論從臺灣的出口結構、產業結構或獲利能力來看,都不是一個很匹配全球比例的健康狀態,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這兩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高關稅政策引發了臺商回臺投資潮,不但成為臺灣亮眼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臺灣對美出口比例也快速提升,一旦臺美BTA開始對臺輸美產品降稅,則不僅臺灣會有更強的吸引投資動能,也有機會使產業結構往下發展,開始投資生產最終消費財以迎合美國市場需求,矯正臺灣產業過度集中於中上游產業的病徵。對產業而言,這也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此外,臺灣的資通訊產業雖強,但多已享有WTO資訊科技協定 (ITA) 的免關稅待遇,因此臺灣受惠於臺美BTA最大的產業,必是臺灣的非電子產業。多年來,臺灣的非電子製造業對臺美BTA洽簽的殷切期待可為明證。過去臺灣製造業過度集中於電子製造業常被認為是產業發展的另一病徵,但非電子製造業卻越來越遭逢國際競爭加劇及RCEP經濟整合的強力衝擊,困境難解。臺美BTA也正好為臺灣電子與非電子製造業的均衡多元發展提供了助力,值得產業努力。 |
||||
![]() |
感謝您訂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電子報,如有任何其他建議,歡迎留言給我們,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