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本(3)月12日啟用土耳其具戰略性第一座碳化硼(boron carbide)加工設施。艾爾多安於啟用典禮上表示,該座位於班德爾馬(Bandirma)、投資8千萬美元(15.2億里拉)之碳化硼生產設施乃全世界首座該類型工廠。
艾爾多安表示,碳化硼具多種用途,如做為對國防產業來說不可或缺之裝甲抗磨損機械零件,該些產品應用相當廣泛,包括從個人防彈背心到防護板皆是。班德爾馬生產設施預期可生產約1千噸碳化硼,並提升兩倍價值,該設施啟用不僅可增加土國蘊藏豐富硼礦之附加價值,亦可對土耳其之發展產生策略性之貢獻。艾爾多安強調此科技生產設施將能使土耳其把在埃斯克謝希爾(Eskisehir)所開採稀有礦藏轉為利潤。土耳其的目標係建置可從原材料開始,延伸至最終產品之完整產業體系,總統大肆宣布此進展乃反映該國最大化此項投資潛在利益的決心,當然亦代表在總統大選釋放國家重大建設發展之意。另此座位於土耳其西部巴勒克希爾(Balikesir)省班德爾馬的工廠以最大產能估計,將雇用279名員工且年產能可達1千噸碳化硼。
土耳其能源暨自然資源部長Fatih Donmez稍早表示,土國擁全世界73%硼礦儲藏量,主要由國營礦產及化學產品公司Eti Maden開採硼礦及其衍生物,去年銷售營收打破紀錄達13億美元。硼礦每公噸價格為150美元,當轉換成為硼酸時,每公噸價值上升至1千美元,當轉換成碳化硼時則達4萬美元。D部長表示,該國先前銷售硼酸礦且購買碳化硼,特別是那些裝甲製造公司。該國年進口量350噸,未來若能啟用新設施產能達1千噸,土耳其將不需進口碳化硼而是成為出口者。土耳其亦是全球最高品質硼礦產地,硼礦有200種以上應用,渠並強調全球硼需求相當大,全球各地使用4百萬噸硼,且加工精煉產品市值估計約20億美元。玻璃工業占一半硼礦使用量;農業部門占比刻正急速成長,去年農業部門占比提升至17%,較過去兩年有著顯著增進,顯示該產業在全球硼市場逐漸成長重要性。
土耳其目前將所銷售硼礦1/3出口至中國,使中國成為其最大硼礦市場,D部長強調,除巴勒克希爾工廠外,該國已決定在屈塔西亞省(Kutahya)的埃梅特(Emet)開設年產量5千噸之新碳化硼工廠,該項建設工作已經展開且工廠預期將在3年內運轉。另土耳其第一座鐵硼合金工廠已於同樣的園區中落成,年產量達8百噸,該工廠預期將於本年底運轉。
D部長表示,由於所使用材料驅動科技進步,這些發展證明了材料科學投資重要性,隨著土耳其開始發展新材料,其將相當程度增進土國科技能力。另據Eti Maden公司總經理Serkan Keleser表示,全世界每年生產570萬噸硼礦,而該公司則生產270萬噸,且該公司每年產銷45萬噸硼酸礦。國內外公司已展現興趣想購買碳化硼,且該公司目標為滿足這些需求。
該項碳化硼生產設施係Eti Maden公司自中國移轉技術至班德爾馬設立,該地自1967年來持續提煉硼礦,並獲中國提供全新整廠設施,以增加硼礦高附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