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丹麥財經媒體 Børsen 8月28日報導指出,歐盟統計局 2021 年統計顯示,目前丹麥循環產業產值近 450 億丹麥克朗,而依據波士頓諮詢集團 (BCG) 最新分析指出,如果將該現有的產業規模擴大一倍,丹麥該產業將可成長一倍,初估到 2030 年,將可增加 520 億丹麥克朗,而整個北歐的循環經濟, 則可增加達1,790 億丹麥克朗。
BCG 丹麥辦事處合夥人Esben Hegnsholt 表示, 北歐國家通常被認為是永續發展的先驅國家,但實際上,仍需要改進, 才能達到歐洲循環經濟的平均水準。
據BCG之分析,歐洲平均總回收率為 12%, 丹麥則為 7.8%,丹麥所回收項目涵蓋玻璃、金屬、紙板、紙張、電池和生物質(biomass)等; 該分析另指出,回收水泥可以產生巨大的收益, 部分歐洲國家水泥回收已超過 90% ,而丹麥水泥回收率僅約 24%。
此外,今年初 丹麥科技大學 (DTU ) 永續研究顯示,絕大多數丹麥公司願意轉向循環經濟,但僅有四分之一公司願意採取實際行動, 其中,41% 公司評估其服務、產品或業務在未來兩年, 將改採更加循環經濟模式。
曾參與德勤 (Deloitte )全球循環間距報告( Circular Gap Report 2023)之合夥人 Majbritt Skov 表示, 循環經濟產業具有巨大的潛力,但需要付出投資、改變態度、及巨大的努力。 伊對該產業能否在 2030 年前增加前述BCG 所指出附加價值, 持懷疑態度。 因據CGR 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平均循環經濟為7.2%, 循環差距仍巨大, 幾乎完全依賴新的原始材料。 伊指出 ,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的創新商業模式可提高競爭力,減少對原材料供應國的依賴,丹麥在面臨地緣政治, 不再那麼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