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lock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能源署(IEA)指出中國即將掌控全球50%之綠氫產能

2023-09-22 駐法國代表處經濟組 陳高煌

綜整法媒本(9)月22日報導,IEA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既有之低碳氫生產計畫產量達到3千8百萬噸,然因通貨膨脹引發氫能電解槽之成本升高,導致生產計畫進度落後。反觀中國已領先部署氫能電解槽,至2023年底裝置容量可達1.2GW,恐將掌控全球半數之低碳氫產能。

氫能電解槽係使用太陽能、風能、水力或核能等低碳或無碳來源電力,分離水分子之氫與氧,製氫過程幾乎不排放二氧化碳,爰又稱綠氫。傳統工業氫(灰氫)通常使用與石化產業密切相關之化石甲烷(CH4),價格低廉但碳排量高。因此,以氫能電解槽取代傳統工業氫生產,對於推動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IEA表示,通貨膨脹導致投產項目之設備成本上升50%,抵銷政府資助之力度。此外,綠氫取代灰氫之速度緩慢,2022年僅占全球氫需求之0.7%,大量使用灰氫導致排放高達9億噸之二氧化碳,顯示綠氫之使用情況遠不及實現能源轉型目標。該機構另呼籲加強國際合作,以避免綠氫市場缺乏整合性而碎片化。

媒體指出,法商TotalEnergies宣布將發起大規模招標,預計每年購買50萬噸綠氫,以加強其在法國、比利時與荷蘭之6座煉油廠減碳,目標係減少500萬噸碳排量。此舉可望推動法國發展綠氫產業,吸引投資建廠購置大型氫能電解槽。T商本身亦將持續推動綠氫在地生產,尤其是與液空集團在法國西北部諾曼第地區之合作案,預計至2026年每年產量達到1萬5千噸。

前揭IEA頃公布之研究報告全文可逕上網查閱,網址:https://www.iea.org/reports/global-hydrogen-review-2023 。 

點擊率:977
:::
  • 上班時間:上午8:30~12:30 | 下午1:30~5:30 櫃台服務時間:上午9:00 ~ 下午5:00(中午不休息)
  • 本網站支援Edge、Firefox及Chrome,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600x900以上
  • 瀏覽人次: 244163938 更新日期: 2025-01-26 January 26 2025 GMT+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