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lock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為協助星國企業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推行的「企業應變計畫」已接獲100餘家企業詢問

2025-11-18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吳組長文忠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11月18日報導指出,為協助受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的星國企業,由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MTI)部長顏金勇領導的「新加坡經濟韌性小組」前於7月宣布成立「企業應變計畫」(Business Adaptation Grant),並於10月7日由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正式推行,以協助企業調整業務及強化供應鏈韌性。
二、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表示,該局已接獲來自製造、食品飲料及貿易等行業100餘家企業諮詢,以及數份正式申請。預期隨著企業準備好所需文件,並與預先認可的服務供應商接洽,申請數量將持續增加。
三、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指出,某些企業因從受關稅影響國家進口原材料或零配件而面對更高成本,亦有企業刻正著手打造多元化供應鏈,此涉及額外的設立、認證或調整等成本。星國企業盼瞭解「企業應變計畫」如何協助其因應潛在成本增加,包括產品價格上漲、供應鏈中斷或合作夥伴成本轉嫁等問題。
四、    上述計畫為新加坡中小企業及非中小企業分別提供最高50%及最高30%的諮詢費用補助,每家公司最高可獲10萬星幣(7.7萬美元),用於聘請第三方顧問,協助其評估供應鏈、貿易法規及自由貿易協定運用等事項。
五、    數家獲「企業應變計畫」預先認可並提供關稅相關諮詢服務的業者表示,新加坡企業普遍關心供應鏈重組、關稅成本緩衝及自由貿易協定運用等問題,顯示該等企業刻正積極評估全球貿易局勢下的經營風險。惟亦有星國企業不清楚該計畫內容,誤以為可直接抵消更高的關稅成本。
六、    「企業應變計畫」預先認可的服務商「安永-博智隆」(EY-Parthenon)業務合夥人王俊杰指出,近期諮詢者中,以直接或間接出口至美國的企業最多。該等企業盼瞭解美國關稅對產業成長的影響,亦關心對等關稅對財務的影響。相關企業尋求短期與長期因應方案,包括降低稅務負擔、優化供應鏈及檢視業務策略,以實現市場多元化。
七、    諮詢公司BDO執行董事呂炳翔博士透露,「企業應變計畫」主要目的在於協助新加坡企業調整並優化目前的供應鏈問題,不僅針對美國對等關稅,亦著眼於未來發展。因此,某些公司藉此機會,將業務視野拓展至美國市場以外,包括歐洲、南美及亞洲其他地區。
八、    德勤(Deloitte)全球貿易諮詢合夥人王明耀表示,目前刻正與數家新加坡企業商討自由貿易協定、貿易法規與供應鏈調整方案。多數企業皆面臨美國對等關稅造成更高成本的問題,尤其在受更高稅率或貿易措施影響的司法管轄區設廠的企業。相關企業盼瞭解可在短、中期採用的減稅策略,亦探索長期供應鏈重組的可能性。星國企業關注的重點包括產品如何取得較低稅率資格、如何利用不同市場的自貿協定節省關稅,以及理解相關規則及程序。
九、    達信律師事務所(Taxise Asia)合夥人林有義透露,新加坡企業主要盼瞭解如何擴展業務及優化供應鏈。雖然中、美兩國已達成協議,對等關稅局勢暫時趨穩,惟其他國家仍在與美國進行談判,尤其是印度。林有義合夥人建議,星國企業可考慮的策略包括改變產品原產地以取得較低稅率、重新分類以避免特定貿易措施,以及與政府協商降低稅率。
 

點擊率:41
:::
  • 上班時間:上午8:30~12:30 | 下午1:30~5:30 櫃台服務時間:上午9:00 ~ 下午5:00(中午不休息)
  • 本網站支援Edge、Firefox及Chrome,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600x900以上
  • 瀏覽人次: 270844213 更新日期: 2025-11-18 November 18 2025 GMT+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