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以「COP28虛假氣候承諾」(The Phony Climate Promises of COP28)為題指出:
(一) 美國總統氣候特使John Kerry認為COP28氣候協議是一場勝利,但該協議旨在維持西方國家的幻想,即氣候政策正取得成果。
(二) 中國及產油國拒絕保證「逐步淘汰」石化燃料。但K特使及歐洲領導人堅持表示,各國政府在COP28上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共同目標。
(三) 該協議呼籲「以公正、有序及公平方式在能源體系中從石化燃料轉型,在該關鍵10年中加快行動」(transitioning away from fossil fuels in energy systems, in a just, orderly and equitable manner, accelerating action in this critical decade),惟文本沒有對公正轉型作出定義、也沒有約束力,且未阻止中國建造更多燃煤發電廠,亦未阻止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鑽探更多石油。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2022年至2028年間,石油需求將成長10.6%,該協議不可能改變該預測。
(四) 該協議要求到2030年將再生能源容量增加3倍,惟各國仍需要石化燃料來支持太陽能及風能。再生能源僅占發電量之20%至40%,而石化燃料及核電厰為80%至90%。再生能源增加3倍,將導致實際發電量增幅變小。這也解釋中國正建設大型燃煤發電廠,雖然擬提高太陽能及風能的使用。預計中國本年將增加95至120 gigawatts太陽能發電容量,與2022年煤電差不多。但燃煤發電廠將產生電力及二氧化碳排放,而太陽能發電廠則不會。
(五) 聯合國新聞表示,該協議象徵終結石化燃料時代的開始。拜登政府官員及歐洲領導人將向選民宣傳該概念,以證明提高能源成本及減少消費者選擇的政策合理,他們希望民眾相信他們並不是唯一想要廢除石他燃料的人。
(六) COP28 協議雖然不具約束力,但反映出全球精英傲慢態度,他們無視選民關於他們願意支付多少成本的說法,轉而要求政府下指示及提供巨額補貼,因為他們無法說服選民相信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所帶來的改善氣候變遷效益,足以抵消社會和經濟成本的合理性。但中國及開發中國家當然不相信這一點,並拒絕為改善全球氣候變遷作出經濟上的犠牲,為何拜登總統要強迫美國民眾這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