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lock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OECD:德國必須儘速解決結構性障礙,以實現氣候目標

2023-05-10 駐德國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龔榮男

資料來源: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官網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潔淨能源網路(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24050032號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2023年5月8日發布「德國經濟調查報告」(OECD Economic Survey of Germany),指陳德國政府必須解決結構性障礙,以更快、更全面減少德國經濟碳排,實現國際氣候目標及承諾。 

OECD認為,儘管德國政府過去數年來陸續挺過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戰爭以及能源危機,避免經濟陷入大幅衰退,然而,大量基礎設施積案、缺乏對永續性與數位化建設投資、不利整體經濟之退稅政策,均阻礙2045年實現氣候中和目標。OECD秘書長Mathias Cormann指出,德國需要加快綠能轉型,以及經濟與公共管理數位化升級。與此同時,人口老化正加劇勞動力短缺並增加政府支出壓力,改革刻不容緩。 

OECD建議德國應採取之適當措施包含:

一、依據氣候目標對國家交通運輸與供暖設備之碳排設定排放上限與交易機制;

二、逐步取消對環境有害之補貼與賦稅優惠;

三、對永續性技術研究提供更多資源;

四、改善長期存在的冗長規劃與審核程序問題,加速對氣候友好項目之投資。 

OECD另補充,德國交通運輸與建築減排工作,不應僅側重於導入電動車等特定領域之脫碳,而應著眼於制訂整體性永續交通戰略。

德國民間團體「交通俱樂部」(Verkehrsclub Deutschland, VCD)發言人Michael Müller-Görnert亦建議,德國應將改革重心自小客車轉移至公共交通網與鐵路運輸之綜合交通戰略,德國必須體認僅靠無碳排車輛無法實現氣候目標。渠認為,德國至今仍未採取高速公路統一限速、徵收城市汽車通行費、採行更高停車費率等措施,卻反其道而行,加快高速公路建設。相關政策最終不僅導致氣候目標無法實現,更可能與歐盟法規相違。 

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部長Dr. Robert Habeck表示,OECD調查清楚顯示經濟政策與環境政策連結之必要性。實現脫碳將成為未來生計保障、經濟繁榮與子孫安居樂業的先決條件,持續邁向永續性經濟轉型,也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高全球競爭力。

點擊率:247
:::
  • 上班時間:上午8:30~12:30 | 下午1:30~5:30 櫃台服務時間:上午9:00 ~ 下午5:00(中午不休息)
  • 本網站支援Edge、Firefox及Chrome,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600x900以上
  • 瀏覽人次: 255044143 更新日期: 2025-05-10 May 10 2025 GMT+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