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Trade Policy Decoded: Episode 26: New Trade Landscapes and Australian Futures, 28 Apr 2025
在當前國際貿易局勢日益動盪下,澳洲正面臨艱難抉擇。川普政府實施對澳對等關稅,雖未造成嚴重衝擊,卻迫使澳洲在經濟與戰略安全間尋求平衡。澳洲國際貿易暨投資中心(ACITI)執行董事Pru Gordon指出,目前適逢澳洲選舉期間,政府處於看守狀態,政策多須待大選後才得以正式推動。然而,工黨領袖Albanese已於4月初提出一系列應對構想,獲聯合黨初步支持,展現兩黨在國家利益前之共識。
Albanese總理強調,澳洲不會以報復回應,避免傷害自身經濟利益。並提出強化反傾銷制度、針對進口補貼商品課徵關稅、撥款支援受衝擊產業、開拓新興市場,並派遣商務與投資代表團前往優先市場。此外,工黨擬透過「國家重建基金」(National Reconstruction Fund)強化經濟韌性。聯合黨則主張由「澳洲出口融資公司」(Export Finance Australia)提供10億澳元零利率貸款,協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工黨另推動政府優先購買澳洲產品(Buy Australia),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與自由貿易協定(FTAs)非歧視原則下,於特定領域優先支持本土企業,尤其原住民與州屬項目。同時,政府醞釀設立關鍵礦物戰略儲備,惟細節尚待確認。
G執行董事認為,儘管相關措施尚未成為選舉熱門議題,企業應及早因應川普關稅與潛在他國報復措施。亦強調,國際秩序越趨動盪,「規則型」多邊貿易體系愈形重要。ACITI當初成立亦基於此理念,而川普對貿易規則的挑戰,更提醒各界正視制度價值。G執行董事引用WTO總幹事Ngozi於WTO成立30週年活動上所言,目前全球74%貿易仍依最惠國待遇運行,足證多邊貿易體系具備韌性,呼籲各國共同強化並完善規則。
澳美經貿關係須置於更宏觀視角審視。美國雖為澳洲第三大貿易夥伴,但澳洲前十大出口市場,八個位於亞洲,其中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居美國之前,展現澳洲擁有較高市場多元性。阿得雷德大學教授Peter Draper認為,與對美有巨額貿易順差的越南等國相比,澳洲對美長期逆差,受10%關稅影響有限,無需急於與美重新談判。惟未來若美方將貿易與安全掛鉤,要求盟友在關鍵產業對中施壓,澳洲恐陷中美夾擊,爰須強化「規則型」體系,並尋求志同道合中型強權為戰略夥伴。
澳洲長期依賴中國經濟與美國安全保障的雙邊平衡策略,現今面臨挑戰。G執行董事提及,早在2000年於華府與智庫交流時,便有人建議澳洲停止輸出鐵礦石協助中國發展,當年此言荒謬,如今卻漸成現實。
儘管川普政策主張「美國優先」,意圖將特定國家排除於供應鏈之外,與拜登政府跨國聯盟願景相左,惟拜登於電池、電動車與關鍵礦物產業政策已透露潛在聯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