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外勞嚴重短缺,馬來西亞廠商被迫拒接訂單

2022-06-15 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章遠智

儘管馬來西亞於本(2022)年2月解除凍結招聘外勞規定,但由於政府審批緩慢以及與印尼及孟加拉對勞工權益保護問題曠日廢時的談判,使得國內依然出現勞工嚴重短缺現象,並導致馬國經濟重要支柱的油棕種植業及半導體製造業等廠商被迫放棄數十億美元的訂單。

 

根據路透社報導,占經濟總量近四分之一的製造商擔心隨著全球經濟成長步伐加快,馬國因勞工短缺情況下導致客戶流失到其他國家。

 

代表逾3,500家企業的馬國製造商聯合會(FMM)主席蘇添來表示,儘管馬國製造業前景樂觀,銷售額有所增加,但部分企業履行訂單的能力嚴重受阻。

 

馬國油棕種植業者「聯合種植」(United Plantations)表示,油棕種植業者正處於崩潰邊緣。

 

根據各產業和政府統計數據顯示,馬國在製造業、種植業和營造業中至少嚴缺120萬勞工,需求隨著新冠疫情緩解而增長,這種短缺每天都在惡化。製造商短缺60萬名勞工、營造業短缺55萬名勞工、棕油業缺少12萬名勞工、晶片製造業在全球晶片短缺下仍短缺1萬5,000名勞工,醫療手套製造商亦短缺1萬2,000名勞工。

 

根據國際評等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之報告顯示,馬國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跌至50.1點,較上(4)月的51.6點表現遜色,雖仍在50點榮枯線之上,但整體製造業營運狀況停滯不前,因該產業自 2020年8月以來裁員最多。

 

馬國半導體產業協會(MSIA)主席王壽苔表示,晶片製造商因憂慮勞工短缺無法履行合約責任,惟有放棄客戶的訂單,馬國勞工對該產業不感興趣,許多加入該產業的勞工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就離職了。

 

為馬國經濟貢獻5%的棕油產業警告稱,由於不夠勞力採摘只能任由果實腐爛,今年可能損失 300 萬公噸農作物,這意味著該產業損失逾40 億美元。 倘勞動力短缺持續惡化,橡膠手套產業估計本年將損失 7 億美元營收。

 

據路透社報導,馬國人力資源部迄今仍未答覆關於勞動力緊縮對其經濟影響的評論。由於過去兩年,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因涉嫌使用強迫勞動而禁止六家馬國企業在美國銷售其產品。馬國最大兩個外勞供應國─印尼與孟加拉外交官回應路透社時指出,有關勞工的權益是馬國引入移工的部分障礙。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點擊率: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