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名列「2023年全球競爭力排名」第4名,在亞洲經濟體中居首

2023-06-21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吳組長文忠

一、    依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與發展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於本(2023)年6月20日發布的「2023年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指出,新加坡名列全球競爭力第4名,較2022年下跌一個名次。前述排名前10大經濟體依序為丹麥、愛爾蘭、瑞士、新加坡、荷蘭、臺灣、香港、瑞典、美國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該報告涵蓋全球64個經濟體,評估其在經濟表現、政府效能、商業效率及基礎建設等4大方面共164個競爭力標準。
二、    2023年新加坡經濟表現排名由2022年的第2名下跌至第3名,政府效能由第4名跌至第7名,商業效率則從第9名上升至第8名,基礎建設亦從第12名升至第9名。
三、    上述報告指出,星國刻正面對3大主要挑戰:(1)全球經濟體緊縮貨幣及保護主義抬頭的環境下,如何因應經濟放緩;(2)協助企業及家庭應付物價居高不下及通膨壓力;(3)確保企業及僱員能持續提升技能,以維持競爭力及保握新商機。新加坡的優勢在於國際貿易、就業及科技基礎建設等方面,但在物價、管理措施及健康與環境指標的表現相對遜色。
四、    IMD學院競爭力中心主管Arturo Bris教授指出,新加坡的經濟表現並未改變。至於政府效能排名滑落,反映企業對政府在處理保護主義、補貼及競爭立法方面的看法較為負面。此外,星國企業高層亦對貨幣波動及區域潛在動盪感到擔憂,使負面情緒升溫。
五、    新加坡貿工部(MTI)部長顏金勇對星國經濟基本面維持強勢感到欣慰,星國政府將進一步研究可成長領域,並與民間合作,強化作為一個具競爭力、充滿活力及值得信賴的商業樞紐地位。作為一個小而開放的經濟體,新加坡不能與外部因素隔離,例如地緣政治改變及保護主義抬頭。星國需持續鞏固地位與全球聯繫,並對創新、創意及人才保持開放態度,企業亦需轉型、提升技能及維持競爭力。
六、    依據上述報告,在亞洲經濟體中,新加坡位居亞洲排名第1名,其次為臺灣及香港。臺灣在全球競爭力排名由2022年排名第7名上升至第6名,香港則從第5名下降至第7名。
七、    IMD世界競爭力中心首席經濟分析師Christos Cabolis指出,駕馭目前不可預測的環境,政府需具備靈活性及適應性。表現出色的經濟體,除經濟力穩健,政府亦需依據經濟狀況及時調整政策。上述報告排名居前者,皆為較小型經濟體,因其擁有完善的機制架構,包括教育體系,且與市場及貿易夥伴聯繫順暢。
 

點擊率: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