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顏金勇表示,該部刻正探討新政策,確保任何對星國關鍵領域投資,無損其經濟韌性及國家安全

2023-08-29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吳組長文忠

一、    新加坡貿工部(MTI)部長顏金勇本(2023)年8月28日出席「第15屆貿工部經濟對話會」表示,目前新加坡在全球經濟中面臨重大挑戰,未來須強化星國作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商業樞紐地位,因此,該部刻正探討新政策,管理重大實體投資,以確保任何對星國關鍵領域投資,無損其經濟韌性及國家安全。
二、    目前,除少數行業之外,新加坡對外商投資的限制相對較少。例如廣播及媒體業對外來直接投資設有法律限制,電信、金融服務及銀行業的外來直接投資,須向相關監管機構申請批准。近來,包括美國及德國等國皆正尋求限制外來投資,以保護國家資產及關鍵領域。
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卓越國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洪正君表示,聯合國已確認逾37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外來投資進行限制。多國政府察覺,一個重要關鍵領域投資者可透過控制該領域,施加政治或經濟壓力。鑑於目前地緣政治局勢,此情況越來越令人擔憂。美國、歐盟及英國等主要經濟體皆採取某些共同行動,包括確認何者為關鍵領域、建立統一審查流程、諮詢產業意見、協調各監管機構及設定可調整的投資限制。不同國家定義的關鍵投資領域不同,新加坡網絡安全法令著重保護11個關鍵領域的關鍵訊息基礎設施,包括金融、醫療保健、水、電力及電信等行業,皆可視為是影響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
四、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何偉倫指出,許多國家已有類似做法,例如中國外商投資法對投資核電站及電影製作實施限制。即使是荷蘭、瑞士及愛爾蘭等小型開放經濟體,亦已建立或正考慮建立類似制度。投資者可能須花費更多時間及精力進行調查,在投資敏感行業時可能將面臨某些限制,例如任命董事會成員或獲取敏感訊息等。但,倘新加坡貿工部制定的新法規對投資者及企業的合理利益納入考量,預期對新加坡投資將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五、    顏金勇部長另表示,新加坡在2023年初走出新冠疫情的嚴重階段,步入相對不穩定及不可預測的環境,新挑戰已浮現,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加劇,全球重大結構性轉變使近期出現挑戰及成長阻力。包括:(1)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等新技術迅速崛起,顛覆各行各業及商業模式,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改進、更廣泛部署,可能顛覆營運及銷售、資訊科技及工程等領域的工作型態;(2)為因應氣候變遷,全球包括新加坡等多國皆致力於過渡至淨零排放的目標,此將從根本改變星國經濟,影響範圍從能源業至金融服務業等各個產業,並導致各國在取得再生能源及資源方面,面對更大競爭。
六、    上述挑戰及結構性轉變亦為新加坡帶來商機。例如,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將協助星國發展數位經濟,建立思維領導力,帶來新機會。淨零排放過渡亦為星國發展綠色經濟帶來機遇。例如,星國政府為推動綠色經濟發展推出「綠色經濟監管創新倡議(GERI)」,以支持企業把握新的綠色發展商機,開發綠色產品及服務。
七、    為把握上述新興商機,新加坡於2022年推出「新加坡經濟2030年願景」,顏金勇部長認為須專注下列兩個關鍵要素,以實現該願景:
(一)    強化經濟連通性:新加坡將充分利用其互聯互通,加強星國作為商業中心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外資企業將其總部設於新加坡。隨著全球競爭加劇,新加坡須持續吸引全球人才,以及擁有與本國勞動力互補技能的人才,亦須對外國投資者及成為國際化社會的想法保持開放。透過國際夥伴關係,星國亦能把握新商機,例如,與其他國家簽署綠色經濟及數位經濟協定將促進新加坡企業的海外貿易及投資;
(二)    建立敏捷的勞動力:由於結構性轉變,即使不斷創造新工作機會,現有工作將比以往更快轉型。例如,隨著人工智慧接管某些任務,員工須轉向更高增值的工作。星國政府將投資於勞動力,確保其具備承擔新任務的相關技能,員工亦須秉持終身學習的心態,不斷更新及提升技能。
八、    在過渡至淨零排放期間,新加坡石油化學業、航空業等關鍵領域仍是高碳排放量業者,顏金勇部長指出,星國是亞洲首個推出碳稅的國家之一,表明新加坡認真看待並致力於實現淨零排放。星國政府亦與各行業合作,探討可行措施以減少碳排放,協助企業轉型。
 

點擊率: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