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就「消費者維修權」達成共識

2024-02-02 駐德國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龔組長榮男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週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34020011
 

歐盟計劃實施所謂的「消費者維修權」,方便民眾修復有缺陷的產品,減少一次性消費之浪費。

歐盟理事會主席團及歐洲議會德國談判代表René Repasi(社民黨/SPD,歐洲議員)宣布,歐洲議會與歐盟成員國代表已同意,部分產品的製造商今後必須根據客戶要求進行維修。冰箱、吸塵器等家用電器為主的「白色家電」,以及智慧型手機等典型日常產品的合法維修權將首次引入。

Repasi議員表示,未來修理產品將比購買新產品更容易、更便宜,「我們不能再生活在一個用完即棄的社會中」。由於產品無法送修、需汰舊換新,估計歐洲消費者每年製造3,500萬噸廢棄物。

然而,新要求並不適用於所有產品。資料顯示,耳機、家具等部分商品並不包括在內。精確的法律文本通常會在談判代表達成協議幾週後發布,歐洲議會與歐盟國家也仍需同意協議方案。

歐洲議會中歐盟市場委員會主席Anna Cavazzini(綠黨)以「消費者保護的突破」來形容談判結果。伊表示,透過以合理的價格保證獲得零件,並按照製造商的維修說明進行維修,維修將變得更容易、更實惠,對街角的小型維修店與車庫裡的修補匠而言亦是如此。

「消費者維修權」協議係為歐盟執委會近一年前提出的提案,但歐盟資料顯示,歐盟議會倡導修復權已有10年。2022年4月,議會加大壓力,並以絕大多數票投票通過,以確保產品的設計壽命更長、可獲安全維修,並且零件易於取得與拆卸。

除了消費者受惠之外,新規定也主要是為了保護環境。歐盟執委會認為,丟棄的產品越少,意味著生產中的浪費與資源使用就越少,溫室氣體排放也可望進一步降低。執委員會估計在15年內將減少1,85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180萬噸資源,以及300萬噸廢棄物。

點擊率: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