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報導指出,由於亞太地區再生能源需求成長,預期將加速擴展「電池儲能系統」市場

2024-04-22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吳組長文忠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4)年4月20日報導指出,由於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具有波動及隨機的特性,預期亞太地區「鋰電池儲能」需求,將在近幾年持續成長,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環節。
二、    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EMA)工業生態系統發展署長陳淑佩表示,新加坡設定目標於2030年部署至少2GW的太陽能,並在未來數年進口更多再生能源電力,因此,須透過「電網級儲能系統」(Energy Storage Systems),以維持電網的穩定性。星國土地面積有限及氣候溼熱,「大型電池儲能系統」具備緊湊且模塊化之優勢,將可自動管理電力供需不均,解決電網波動等問題。
三、    新加坡勝科工業(Sembcorp Industries)在星國擁有東南亞最大「電池能源儲存系統」,最多可儲存285MWh,每次充滿電能可提供約2萬4,000個四房式政府組屋一天的用電量。目前市場上的「電池儲能系統」各有優缺點,其中鋰電池成本較低、能量密度高且反應時間快速,因此「鋰電池儲能技術」可能成為市場主流。
四、    伊頓電氣(Eaton Electrical)集團東亞區負責人郭健明指出,「電池儲能系統」市場成長不僅推動再生能源合併電網發電,電動汽車普及亦增加對該技術的依賴,因其可有效管理電動汽車的充電設施與電網間的連接。亞太地區由於人口成長及城市化加速,能源需求增加,將提供「電池儲能系統」龐大市場商機。
五、    依據全球數據分析公司Global Database發布的數據顯示,亞太地區「鋰電池儲能」市場預估將自2023年59億3,961萬美元成長至2028年115億3,872萬美元,複合年成長率將達14.2%。預估至2026年,該地區電池儲能市場將占全球的68%。
六、    諮詢公司「睿諮得能源」(Rystad Energy)就目前東協地區太陽能市場的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指出,菲律賓在亞太地區擁有最大電池營運容量,已投產約400MW電池儲能項目,興建中項目逾1,000MW。泰國亦有大型太陽能電池儲能混合項目,將於2030年開始營運。
七、    雖「鋰電池」被視為目前最適用的儲能技術,倘要大規模部署,仍須面對一些挑戰。新加坡盛裕集團(Surbana Jurong Group)指出,儘管近年鋰電池成本顯著下跌,但與電網整合所需的前期投資較大,目前多數公用事業規模的儲能系統皆由政府補助。此外,電池性能將隨著時間退化,容量及效率將降低,倘設計、安裝及維護不當,還有引發火患或爆炸等隱憂。另,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潘永光指出,從監管及法律角度而言,電池儲能在區域大規模採用前,須建立具體的產業標準與監管措施。
 

點擊率: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