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研究:人工智慧革命可能影響德國約300萬人就業(上)

2024-05-23 駐德國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龔組長榮男

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Künstliche Intelligenz: KI-Revolution am Arbeitsmarkt kann bis zu drei Millionen Jobs treffen (handelsblatt.com)
文號:1134050078號(上)
 

根據經濟智庫麥肯錫(McKinsey)全球研究院(MGI)研究,人工智慧(AI)的大規模運用可以幫助德國及歐洲顯著提高經濟生產力,從而趕上美國,但德國就業市場的動盪不容低估。估計至2030年,德國將有多達300萬人面臨轉業,或須學習新的職能。部分低薪職業受到的衝擊尤其嚴重。

麥肯錫合夥人兼顧問Sandra Durth表示,生產力的提高與創新應齊頭並進,但可惜的是,歐洲在人工智慧領域表現落後。現在最重要的是善用現有技術創造機會,而不是抱持懷疑。

而這種懷疑態度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人工智慧的使用將加速就業市場已經發生的變化,例如人口老化、經濟脫碳及網路交易的趨勢。為說明這些趨勢的影響,MGI特別依據個別職業,就自動化潛力在10個歐洲國家及美國等地進行相關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至2030年,目前工作時間的近30%可以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實現自動化。然而,這只適用於現有技術快速開發並整合到公司中,並且不存在重大社會、政治與組織障礙等不利其使用的情況。換言之,到2030年,德國約有300萬人將不得不轉換職業,從事其他工作,比例約相當於2022年就業人數的7%。

其中以辦公室工作受到的影響最大,比例逾半,銷售、客戶服務或生產方面的重大變化也很快會伴隨而來。研究指出,歐洲對技術人員的需求成長可高達25%,特別是在數學、電腦資訊、自然科學與技術(MINT),以及醫療保健等項目領域。

點擊率: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