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6113995

更新日期:2024-04-19

April 19 2024 GMT+8:00

:::
K
  • 作者: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文章公布日期:2019-07-01             最新檢視日期:2022-07-22

Kennedy Round 甘迺迪回合  

2003/12/15

於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七年所舉行之第六回合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多邊貿易談判。該回合以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命名,以紀念其對美國貿易議程重新開啟之支持,也就是一九六二年之貿易擴張法。該法案賦與美國總統有始以來最大的談判授權。經過狄倫回合逐項關稅談判辛苦的過程後,早在該回合結束前,為了應付歐洲經濟共同體及歐洲自由貿易聯盟之成立,及歐洲再次逐漸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國所形成之挑戰,明顯地需要一個更廣泛的談判方法。日本的高經濟成長率意味其往後將扮演出口國的角色,但甘迺迪回合的焦點仍然在於美國及歐體之關係上。實事上,有項一具有影響力的美國觀點認為,做為大西洋二岸關係之開始,甘迺迪回合之內容,最後將會導致大西洋經濟共同體之形成。在某一程度上,歐洲亦贊同此一看法,但歐洲統一的過程亦為自己帶來壓力,在此一壓力下,使得甘迺迪回合數度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次要的焦點。例如在甘迺迪回合開始前法國在一九六三年一月對英國會員資格之投票。另一個例子是一九六五年以盧森堡協議解決之內部危機。新回合的準備工作後來即因為共同農業政策之差價稅率所造成之雞肉戰爭而矇上陰影。有些該回合之參與者涉及到計畫在一九六四年召開之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使情況更為複雜,但該會議對實際談判所造成的衝擊不大。一九六三年五月,部長會議對該回合之三項談判目標達成協議,(a)做為進一步發展開發中國家經濟之方法之開發中國家貿易擴張措施;(b)減少或除去關稅及其他貿易障礙;(c)農產品及其他初級產品之市場進入措施。除了少數的例外,預計的關稅談判為全面性關稅削減百分之五十。統一的全面性減讓在美國的分散型稅率及歐體的集中型稅率間所產生的貿易效果遂引起了爭議。為了調和關稅尖峰等問題,歐體提出了三十比十之方式。而特別結構之國家,例如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及南非等國,因為其出口主要為原物料或初級商品,其關稅減讓之談判則全部採取逐項談判之方式。最後,除了紡織品、化學品、鋼鐵及其他敏感性產品外,平均削減了百分之三十五的關稅,加上農產品及食品百分之十五至十八之關稅削減。此外,化學品之談判達成了廢除美國銷售價格之臨時協議。美國銷售價格係美國於課徵進口稅 時之對某些化學品所使用之估價方法,該方法給予美國國內製造商高過於關稅所形成之保護。然而,此一部分並未被美國國會所接受,美國銷售價格一直到國會通過東京回合時才廢除。就農產品而言,整體的成果有限。較為顯著的成就為世界穀類協議之談判基本要素協定備忘錄,其最後成為新的國際穀類協議。而在整個回合談判中扮演配角的開發中國家,則受益於關稅之削減,尤其是非農產品項目上之利益。當時他們最主要的成就,被認為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第四部分的通過,使其在貿易談判上對已開發國家免除互惠原則之適用。在許多開發中國家的觀點,這是在第一次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上,要求給予更好之貿易待遇之結果。但對於此種象徵性的表示是否代表開發中國家的勝利,或在未來是否將被排除在多邊貿易制度之實質參與外,仍有許多爭議。另一方面,無庸置疑地,關於棉紡織品國際貿易之長期協議,後來成為多種纖維協議,延長三年到一九七○年為止,對開發中國家之出口機會造成了長期的損害。甘迺迪回合另一項成果為通過了反傾銷協定,為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第六條之執行提供了更明確的指導原則。尤其是,反傾銷協定追求確保快速及公平的調查程序,並限制反傾銷稅之追溯課徵。反傾銷協定在美國國會上亦遇到困難,其在適用上排除了該協定之原意。但美國仍主張其完全符合新的協定。

將這篇文章推薦給好友將這篇文章推薦給好友

標題: K
內容: Kennedy Round 甘迺迪回合 2003/12/15於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七年所舉行之第六回合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多邊貿易談判。該回合以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命名,以紀念其對美國貿易議程重新開啟之支持...
驗證碼